向日葵社团
奉城二小 裴春红
(一)科目背景
(包括二期课改对学生的要求;所开发项目对学生的意义;理念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等) 本课程选用四至五年级每班一名学生为班级心理信息员,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,提高他们综合素质,驱动他们人格的发展和开发他们的潜能。通过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,扩展到班级。在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相关的兴趣之后,对他们开展一系列活动课和游戏,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。对于以后班级中有特殊学生需要关注时,可以及时汇报给老师,老师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帮助那些同学。 |
(二)科目目标
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,增强调控自我,承受挫折,适应环境的能力,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,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,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,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,调节自我,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。 |
(三)科目内容
课 次 |
学 习 内 容 |
组 织 形 式 |
第一周 |
室外游戏 |
辅导活动 |
第二周 |
《换一个角度思考》 |
辅导活动 |
第三周 |
箱庭游戏 |
辅导活动 |
第四周 |
《快乐伴随你我他》 |
辅导活动 |
第五周 |
室外游戏 |
辅导活动 |
第六周 |
《克服自卑心理》 |
辅导活动 |
第七周 |
心理故事 |
辅导活动 |
第八周 |
《体验创造和成功》 |
辅导活动 |
第九周 |
《嗨,你真棒!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周 |
《感恩的心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一周 |
箱庭游戏 |
辅导活动 |
第十二周 |
《做家务的能手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三周 |
《我不会明日复明日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四周 |
《我会养成好习惯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五周 |
室外游戏 |
辅导活动 |
第十六周 |
《做学习的主人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七周 |
《面对老师的批评》 |
辅导活动 |
第十八周 |
《面对父母的唠叨》 |
辅导活动 |
(四)科目实施
1、指导学生选择:学生自己选择 |
2、课时安排:每周五下午(1课时) |
1、 主要教学策略: (1)注重体验,激发兴趣; (2)善于发现,努力创造; (3)自主探究,勇于创新; (4)主动参与,协作互助; (5)搜集材料,有的放矢。
|
(五)科目评价
1、评价原则: (1)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,以自我评价为主; (2)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相结合,以激励性评价为主。
|
2、评价内容: (1)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、.思维力与注意力结构健全。在学习及日常常生活中,他们表现得聪颖,敏捷,富有想象力等。 (2)他们有理想,有广泛的兴趣爱好,有热情,做事有意志力,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各项问题,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,而不企图逃避。 (3)善于自我控制,有较好的耐挫力。他们对工作、学习生活中碰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善于自我控制心理与行为,当行则行,当止则止。 (4)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,乐于与人交往。他们对人的态度是正面(如喜悦、信赖、尊敬等)多于反面(如敌视、怀疑、畏惧、憎恶等)。尊重、关心、理解与相信和自己交往的每一个人。 (5)能正确地认识自己,有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,充满自信和乐观向上的精神。他们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,对出现的困难或挫折,.不悲观不气馁,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。 (6)行为表现合理正常、心理支配行为,行为表现心理,一个人行为表现往往是其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。行为表现合理正常,主要指行为表现要与个人的年龄、身份相称。如一个小学生行为却像一个幼儿园的孩子,我们认为他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。 (7)具有多种良好的行为习惯。良好的习惯多,不良习惯少,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。一个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,上课专心听讲,课下认真完成作业;又有良好的卫生习惯,每天刷牙,读书、写字姿势正确等等。
|
3、评价方式: 等第评价为主,分为优秀、良好、合格、须努力四个等级。采用学生个人自评,同学互评、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。
|